湖南法治報訊(全媒體記者 曾雨田 實習生 馮婷婷 通訊員 賀藝蕾)“你撞了我的牛,這事沒完?!薄懊髅魇悄阕约簺]看好牛,怎么能全怪在我頭上。”日前,長沙岳麓區(qū)人民法院蓮花人民法庭門口傳來陣陣吵鬧聲,兩個人爭得滿頭大汗。
法庭調解員劉丹趕緊跑出來安撫兩人情緒:“別著急,有什么矛盾慢慢說?!?/p>
李某光是長途貨車司機。當天,他駕駛貨車行駛在岳寧大道某路段時,撞上李某慧家的大黃牛,造成黃牛死亡、貨車前部受損。由于事故地點無攝像頭,事故責任無法認定,雙方爭吵了幾個小時,始終不能就賠償問題達成一致。兩人來到了蓮花法庭。雙方你一言,我一語,吵得不可開交。
為了了解兩人的真實想法,劉丹沒有打斷他們,而是把他們引到調解室,認真傾聽他們的訴求。
喝了一口茶,李某光情緒激動地說:“我真的是倒霉,高速上還能撞到牛,我的車也壞了。我還有貨要送,沒時間一直耗在這里?!?/p>
李某慧則稱:“我也不想一直吵,但我家的黃牛是耕牛,市價一萬五千元,他必須賠償?!?/p>
聽到這里,劉丹意識到這起案件爭議焦點不在于誰擔責誰賠償,而在于賠償多少。劉丹知道,這起糾紛拖得越久矛盾越大,必須用最短時間引導雙方正確認識各自責任、互諒互讓,以最大限度縮小雙方對于賠償款項的期待差,解事結亦解心結。
很快,一個調解輪廓在她的腦海里形成。劉丹決定做一回“庖丁”,細細解開這起因牛而起的案件。她將一條條法律條文擺出來,又將一筆筆經濟賬目羅列出來,跟兩人掰開了揉碎了說明白。
“撞了牛,得賠償;牛沒看好,也不占理。我給你們找了類似的一些案例,你們也能大致了解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
“現(xiàn)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雙方的損失降到最小,把矛盾盡快化解。李某慧,你是本地的養(yǎng)牛戶,撞死的黃牛有沒有人要,你趕快聯(lián)系一下?!?/p>
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劉丹先從法律角度列舉出幾種情形來分析此類事故責任問題和賠償問題;再從被撞死黃牛的價值,李某光車輛維修費用,到黃牛的處置變現(xiàn)問題提出解決辦法。
隨著各個爭議問題逐漸清晰,兩人都表示愿意各讓一步。
最終,兩人對賠償費用及后續(xù)處理問題達成一致:李某光當場爽快支付了8000元,而李某慧也順利將牛賣了出去。
進法庭不到兩個小時,怒氣沖沖的兩個人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責編:譚好
一審:譚好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